*2014
這時候,常常一個人在房間看著立院直播,然後聽著《島嶼天光》就默默地開始哭了。
煎熬過後,我選擇留在美國,開始著手寫信給研究所的每一位教授和比較要好的同學,尋求他們的協助。或許他們幫不上什麼忙,但卻是向他們解釋台灣和中國是兩個完全不同國家的大好機會。
同時,我也在臉書上發起「行動大頭貼」活動,廣邀朋友換上寫有運動訴求的大頭貼,黑底白字,簡單設計。最多的時候有近千人響應,甚至還有位好友一放就是兩年(害我自己都不太敢換新的)。
這一個月是我往返紐約市最頻繁的時候。我永遠忘不了參與「330 全球海外台人站出來」時,在時代廣場上的場景,令人既感動,又困惑。我們手拿著海報、呼著口號,來自全世界的人們在身旁川流而過。有些人駐足拍了照片,有些人拿了傳單,但大多數人只是快步走過。
回到宿舍,熬夜剪輯出這支影片,希望能給在台灣奮鬥的夥伴一點溫暖和鼓勵。但其實我內心是有些失落的,因為覺得自己能做的真的很有限。
*2015
事隔一年,我忙著籌辦海外臺灣青年陣線 Overseas Taiwanese for Democracy的年會,因為再過幾周,就有七、八十位住在20多個不同城市的台灣人,要聚集在西雅圖,共同討論「21世紀台灣認同的立基與走向」。
心裡突然覺得很開心,雖然不知道我們可以走到哪,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在往民主的方向前進。Fight for Taiwan! Fight for Democracy!
*2016
又一年過去,影片最後那張「Fight for Democracy」的手繪海報依然貼在我床頭邊 (雖然另一伴一直嫌它很醜想拿掉它,但是我可以拚了命在捍衛),時不時會望著它想著台灣的未來。
究竟兩年後台灣會變得如何?自己又會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?
*2017
三周年,受邀擔任水木書苑《巨浪之後-三一八後的我們》系列活動的主講人之一。這是我第一次用時代力量黨工的身份公開演講,分享海外台灣青年組織、培力的過程,還有遇到的各種困難,以及大家是如何克服距離,逐漸成長茁壯。
雖然現場人不多,但我卻很高興,有人對於在海外台灣人的經驗很感興趣。
*2018
現在,我不再只是聲援、回憶或分享而已,是認真努力要進入到政治的場域,透過取得實質的政治影響力,讓台灣更進一步往健全的民主國家前進。
改變台灣,從新竹開始。
#自己的國家自己救